這是我最懷念的藝人喔...最欣賞ㄉ一位才華ㄉ藝人好久沒有聽他ㄉ歌ㄌ...偶然路過一家咖啡廳剛好聽到還蠻懷念ㄉ....
1992年年底,台灣張雨生髮行了年內的第二張專輯《大海》。這張唱片或許是他歌唱生涯中商業成績上最為成功的專輯,號稱熱賣600萬張!琅琅上口、激情澎湃的旋律以及細膩抒情的詞曲意境,讓《大海》成為了張雨生在歌迷心目中最傑出的代表作,許多雨生迷也正是從這首曲子開始喜歡上這位年輕歌手的。這張專輯的總體製作水準是非常高的,而音樂風格則相對趨於流行化,所以廣受追捧。雖然張雨生在詞曲創作上的才能十分出色,可是依舊沒有掩蓋住他那高亢嘹亮的好嗓子,在他的高音部分總是能給我們帶來一種聲如童貞,質如抽絲的細膩感。雖然他已經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的嗓音,他的才華,都令人無法忘懷。
張雨生( Chang Yu Sheng, Tom, June 7, 1966—November 12, 1997) 是台灣流行樂壇的悲劇人物,其音樂成就由於英年早逝而失去了再發展的機會,但他的堅持與努力,日後在歌壇上成為一種精神象徵。張雨生的貢獻有四:
第一、他生前在歌壇上的起落,對於創作歌曲的執著,和其作品的精彩度成了當今歌壇的一物種的法律。
第二、他創作專輯中的實驗性,就今天的角度來看,可視為日後流行歌曲拓展議題的前趨,具有開創性的意義,特別是張雨生在1994年發表的《卡拉OK、台北、我》專輯,不但在曲風上相當的多元,從搖滾、R&B、民謠、爵士、古典、POP,還加上類似饒舌的數來寶,台語唸歌,在歌詞內容上更觸及到弱勢族群、環保、對生命的自省等多元的主題,在當年的主流歌壇中敢有這樣的嘗試,張雨生當屬第一人。
第三、他當年慧眼所提拔的張惠妹、陶晶瑩在演藝圈已各自擁有一片天空,他的影響力無形中透過後繼者而接續。
第四、是他所創作的音樂劇「吻我吧!娜娜」,成為果陀劇場的經典劇,雖然他的早逝而沒有能創作更精彩的作品,但在短時間內由其獨立作曲的音樂劇,在台灣後來的音樂劇創作中,至今能未有人能超越這齣劇。
張雨生堅持作真實的自己、他著重社會關懷、他充滿人文精神、他不斷地超越自己,這些理念與堅持構築了張雨生一路走來的音樂創作歷程。
張雨生(1966-1997),祖籍浙江嘉興,生於台灣澎湖。 1966年6月7日,張雨生在台灣省澎湖縣馬公鄉出生,其父是遷台軍人,他從小就生活在眷村。張雨生九歲時,全家搬到台中縣豐原市,1985年入讀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 1987年大三上的時候,創作以其父為原型的描述退役軍人生活的歌曲《他們》,獲得學校創作歌謠比賽第一名。 1988年3月,自組金屬小子樂團參加第一屆熱門音樂大賽,獲團體組冠軍及最佳主唱;4月,以黑松沙士廣告曲《我的未來不是夢》一炮打紅;5月,錄製合輯《六個朋友》,收入張雨生《我的未來不是夢》及《以為你都知道》;8月,音樂大賽紀念專輯《烈火青春》出版,收入張雨生《烈火青春》及《Heaven on fire》。張雨生第一支單曲《我的未來不是夢》,雖然是以廣告曲面世,卻是絕對經典,無論何時何地,每個人都要努力奮鬥創造自己的命運和未來,我的未來不是夢!多麼堅定的信念!
1997年10月20凌晨,張雨生於返回淡水的途中發生車禍。 11月12日,昏迷22天后逝世,享年31歲。雙子座的張雨生用他的才華和短暫的生命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經典的歌曲,至今仍有人唱著《我是一棵秋天的樹》和《大海》深深地緬懷著他
「大海」歌詞
曲:陳大力 陳秀男 詞:陳大力
從那遙遠海邊慢慢消失的你,本來模糊的臉竟然漸漸清晰。
想要說些什麽又不知從何說起,只有把它放在心底。
茫然走在海邊看那潮來潮去,徒勞無功想把每朵浪花記清。
想要說聲愛你卻被吹散在風裡,猛然回頭你在那裡。
如果大海能夠喚回曾經的愛,就讓我用一生等待。
如果深情往事你已不再留戀,就讓它隨風飄遠。
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就像帶走每條河流。
所有受過的傷,所有流過的淚,我的愛~請全部帶走。